最新新闻
联系我们
电 话:0769 82314221
传 真:0769 23360285
邮 箱:9ijfdlk@163.com
地 址:东莞市 常平镇桥沥北门工业区
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
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 > >文化巨匠 张大千
张宏文同张瑞图张僧繇张铨文外之旨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张若澄张路张南本张大千 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
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游切磋。
1947年《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第一集)在上海彩印出版。“大风堂门人画展”在上海展出。《张大千画作展》在上海展出。与杨孝慈同游西康,写生多幅,并作《西康游记》纪游诗12首。在成都举办“康巴西游纪行画展”。《西康游屐》、《大千居士近作》相继在上海出版。
1948年在沪举办画展,展品多系工笔重彩。编印《大风堂同门录》。敦煌参议员郭永禄在甘肃省一届六次参议会上发难,指责张大千破坏敦煌千佛洞壁画。十名参议员联名附议要求“严办”。《西北日报》以《张大千何如人也》为题,披露常书鸿、窦景桩(前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为张大千辩诬声明与讲话。偕四夫人徐雯波赴港,举办画展。
1949年,张大千被蒋介石政权接到台湾,已丑,51岁甘肃省一届七次参议会作出“张大千在千佛洞无毁壁画事”的结论,但未公诸于世。应印度美术学会邀请拟赴印画展,并顺道考察阿坚塔壁画。10月,赴台举办首次个人展。11月下旬,搭军用飞机返蓉。1949年12月6日,携徐雯波乘军用飞机离蓉飞台。
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1岁,五月十日,张大千先生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先生先世广东番禺人,清康熙二十二年迁蜀,卜居内江,父怀忠公,母曾太夫人,兄弟十人,另有一姊名琼枝;
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5岁,养于家,大千先生常随兄嫂上山拾柴、挖野菜等;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甲辰)6岁,开始在家从兄、姊识字,读《三字经》等启蒙读物;
1905年 (清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7岁,继续从四哥修文习字,读《千家诗》等启蒙读物;
张善子参加同盟会,与廖仲恺、何香凝、杨杏佛、于右任、张群(岳军)、许世英、张治中等人时有过从;
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9岁,开始在母亲和姊姊教导下学习绘画;
1908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10岁,先生读书、习画甚勤,常从兄善子学绘人物、走兽,从姊琼枝学画花卉、小鸟等
1910年 (清宣统二年 庚戌)12岁,春,先生突患严重伤寒,家人请地方名医为先生治疗,服药后还须慢慢调治;
家人重金购虎胎给先生服用,先生服后身体不仅逐渐恢复,而且体力大增,乡人皆以为异;
是年,先生表叔喻培伦与汪精卫、黄树中等在北京谋炸摄政王载沣,事泄,汪、黄被捕;
是年五月,为反对清政府出卖路权,张善子在内江万寿宫召开的群众大会上慷慨陈词,积极活动,并成立“内江保路同志会”;
1914年 (民国三年 甲寅)16岁,春,先生赴重庆市曾家岩求精中学读初中,在校期间仍甚喜欢绘画,也很喜欢体育和游泳;
1916年 (民国五年 丙辰)18岁,春,先生继续在重庆求精中学读书,课余仍努力练习书法与绘画;
1917年 (民国六年 丁巳)19岁,年初,先生从上海坐海轮赴日本,进京都公平学校学习染织技术,闲时仍自学绘画;
后又历任了四川南部、阆中、乐山、蓬溪、遂宁等县盐场知事,在盐务方面,颇多兴革;
1918年 (民国七年 戊午)20岁,年初,与先生青梅竹马、情感至深的未婚妻谢舜华病逝;
此事刺激太大,先生曾萌发终身不娶的念头。是年,先生作诗《忆江南》:“渐有蜻蜓立钓丝,山花红照水迷离;而今解道江南好,三月春波绿上眉。”倾吐了先生的一腔乡思;
1919年 (民国八年 己未)21岁,夏,先生完成染织学习,由日归国。先生归国后,适逢北京“五四”;
因离国日久,不谙国内政局,即先回内江老家拜望父母。约秋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先生又偕弟君绶赴上海;
冬(约十二月)先生对未婚妻谢舜华之死,感情尚未平复,而家中为其续订之倪氏,又患痴病退婚,于是深感人生无常,思想十分苦闷;加之对佛学有一定兴趣,因此决定削发出家;
1920年 (民国九年 庚申)22岁,约五月,先生拜与曾齐名的大书家李瑞清(号梅庵)为师,学习书法;
追随曾、李二师,“学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努力从传统中进行借鉴,汲取营养,以完善自己的艺术创造;
先生本喜绘画,也素崇八大、石涛,见二师亦好画道,遂常效八大山人绘墨荷,仿石涛和尚作山水以献,甚得二师嗟许;
是时,又从李梅庵之弟李筠庵(先生唤作三老师)处学得不少仿制古画的方法,达到临古似真境界;
1921年 (民国十年 辛酉)23岁,春、夏,先生在上海继续跟曾熙学字,并常向曾师请教画理和鉴赏之道,受曾师的忠厚品德影响亦甚深;
约是时,先生在上海结识了金石名家赵叔孺的高足陈巨来,并认为陈为可造之才;
1922年 (民国十一年 壬戌)24岁,约春,先生因与曾正容婚后两年未育,续娶黄凝素;
1923年 (民国十二年 癸亥)25岁,约春,先生父母张怀忠夫妇全家迁居江苏,住松江府华亭县马路桥西;
是年,先生往来于上海、松江两地,仍作画习字,孜孜不倦又从古文入手,致力诗词,兴趣极为广泛;
是时更以研习石涛画为中心,旁及八大、渐江、石疗、唐寅、青藤、白阳等人,由清、明而逼宋、元,绘画艺术大为长进;
1924年 (民国十三年 甲子)26岁,三月,善子奉调入京,任谘议;
四月,先生父张怀忠病逝于江苏松江府华亭县,享年64岁(一八六○—一九二四);
秋,在上海文人雅集的“秋英会”上,先生向上海文艺界初步展示了自己在诗、书、画三方面的才华,与年轻诗人谢玉岑(谢稚柳之兄)、郑曼青共同受到艺坛耆宿的称赞赏识;
1925年 (民国十四年 乙丑)27岁,六月,张家经济遭受极大损失,家庭对先生之经济供应从此断绝;
秋,为解决生活来源,先生以一月时间,作画一百幅,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举行首次个人画展,获得完全成功;
冬,先生离上海赴北京,居画家汪慎生家,由汪引介,结识了北京国画界诸名流;
后,北京中华艺术研究会会长周肇祥设宴款待先生,京中名画家、收藏家等二十余人作陪;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丁卯)29岁,先生住居上海法租界西门路西成里169号宅寓;
约四月,先生从上海赴杭州,与书法家黄元秀结识,并经黄之引荐结识浙江书画界诸名流;
1928年 (民国十七年 戊辰)30岁,三月,先生在沪与善子、马骀、俞剑华、黄宾虹、熊庚昌等人发起组织“烂漫社”,五月,《烂漫画集》第一辑出版;
1929年 (民国十八年 己巳)31岁,春,先生作《大千己巳自写小像》,并遍征名家题咏;
四月,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并出版《美展汇刊》,先生有数幅作品参加展览;
1930年 (民国十九年 庚午)32岁,是年,许世英为桑梓效力,发起开发建设黄山,先生及善子、黄宾虹、郎静山等均被聘为委员,发起组织“黄社”;
十月,曾熙(号农髯)因病去世,享年70岁(一八六一—一九三〇年),先生大悲,帮助料理后事;
1931年 (民国二十年 辛未)33岁,二月,先生扶曾农髯先师灵柩回湖南衡阳安葬,归途中,登南岳衡山;
四月,先生与善子、郑曼青等人被选为中国画展代表,同时赴日本为中国在日画展审定唐、宋、元、明作品;
1932年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34岁,秋,友张师黄将苏州网师园借给先生居住;
冬,先生绘制《金荷》、《江南山水图》等多幅作品,以备徐悲鸿筹办的中国近代绘画展品赴欧展出;
1933年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35岁,一月下旬,农历春节期间,先生与兄善子邀请章太炎、叶恭绰、陈石遗、李印泉等前辈在苏州网师园内欢聚,庆祝新春;
五月,由徐悲鸿组织筹备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在法国巴黎国立外国美术馆正式开幕;
游过罗浮后,赴广州与黄君璧欢晤,并经黄介绍与广东著名收藏家何丽甫、何冠五等人结识,朝夕聚首,纵观书画;
其时,先生与北平晨报文艺副刊“艺圃”专栏编辑于非铑结成莫契,并合作了不少作品。是年,先生搜藏石涛等名迹已相当丰富;
十一月,黄宾虹与经亨颐、王伟等人组织了“寒之友社”,先生与善子加入该会;
后,先生又与善子等发起组织了“九社”,以年龄长幼为序分别有:汤定之、谢公展、张善子、符铁年、王师子、郑午昌、陆丹林、张大千、谢玉岑;
约是年冬,先生开始赴中央大学授课,主要讲授山水绘法,每星期大约教两节课;
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37岁,是年,先生在中大授课期间,与徐悲鸿、谢稚柳等人时相往来,结下深厚友谊;
是时,徐悲鸿对先生绘画技艺极为赞赏,常语人曰:“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矣!”;
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38岁,初春,岭南名画家高剑父在上海举行画展,先生前往参观,并应邀与蔡元培、徐悲鸿等出席宴会;
十二月,《救济赤贫,张大千、于非铑合作画展》在北平开展,收入全部助赈,受到社会好评;
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39岁,春,先生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个展,接受蜀人记者乐恕人采访,因而结识,并从此开始了俩人长达四五十年的友谊;
三月,先生南下至南京,筹备全国美展事宜,与徐悲鸿、黄君璧、谢稚柳等友人晤;
四月,一日至二十三日,由教育部主办,全国第二届美术展览会在南京举行,先生为发起人之一;
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先生赴北平接眷,遭日本人软禁。约八月始出,仍返颐和园听鹂馆居住,每日用笔墨来倾泻满腔悲怒;
十二月十三日,政府弃守南京,寇陷金陵,先生闻此噩耗,数日内茶饭不思,杜门不出,每日飞笔作画;
1938年 (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40岁,一月,先生赶制作品,准备开办画展,以筹集回川资金;
四月,日军发起组织“中日艺术协会”,未经先生等人同意,即将其列为发起人,后又强逼先生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职;
七月,经多位友人相助,先生于本月底由上海坐轮船赴香港,终于逃出了沦陷区;
十月,先生与晏济元在重庆联合举办抗日募捐画展,同月,先生离开重庆到成都,旋携家上灌县青城山居住;
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41岁,春,先生与宗弟张目寒、黄君璧同赴川北旅游;
是年一月,张善子抵达法国,在巴黎贡格尔德堡国立外国艺术馆举行了《张善子、张大千兄弟画展》;
四月,张善子携画展到达美国,先后在纽约、芝加哥、费城、旧金山、波士顿等地举行展览;
1940年 (民国二十九年 庚辰)42岁,春,先生与关中名画家赵望云在成都结识,一见如故,顿成密友;
十一月上旬,先生行至广元,刚参观完千佛崖石刻,正欲前往甘肃麦积山,得知兄长去世,哀莫能已,遂仓促返渝奔丧,中断了敦煌之行;
十月五日,先生老友、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在视察河西时,专程来到敦煌莫高窟与先生相聚;
是年,由于右任宣传、建议,有关单位组织了一个由著名画家王子云为团长的西北文物考察团,前往敦煌等地进行科学考察和临摹壁画;
1942年 (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44岁,是年,先生仍与众弟子辛勤临摹壁画;
八月,应先生召,夫人黄凝素携幼子心澄、杨宛君夫妇、六侄张比德、门人肖建初以及知交谢稚柳,分别从成都、北平、重庆赶来敦煌协助先生工作;
是年,于右任在《文史杂志》发表《建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一文,再次呼吁政府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专门机构对敦煌文物艺术进行管理、保护和研究;
1943年 (民国三十二年 癸未)45岁,一月十八日,行政院通过决议: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聘请高一涵担任筹委会主任委员,并聘张维、张大千、王子云、常书鸿、郑西谷、窦景椿等七人为筹委会委员;
八月十四日,《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在兰州三青团大礼堂隆重举行并大获成功;
其间,先生除给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编号,记录写成一本长达二十余万字的学术研究著作《敦煌石室记》(初稿)之外,还临摹得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朝的敦煌壁画二百七十六幅;
十二月,先生率门人在成都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历代名画编成《大风堂书画目》,详记尺寸及题咏等,共约二百件;
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46岁,元旦,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敦煌正式成立,常书鸿任所长。一月二十五日,四川美术协会主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隆重开幕,先生自撰了《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序言》,同时先生出版《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第一集》;
五月十九日,教育部主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重庆中央图书馆隆重举行;
先生的临摹敦煌壁画展览连续在兰州、成都、重庆展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敦煌热”;
是年,由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主办了以先生作品为主,同时有赵望云、关山月、于右任、范振绪等作品的中国画展览,受到敦煌人士的极大欢迎;
1945年 (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47岁,一月,由先生题签的《新艺》月刊在成都创刊;
八月十日,先生欣闻日本无条件投降,喜之不尽,以豪笔泼墨,作《喜浪摇荷》图,倾吐自己的满腔欢喜;
十一月,因抗战胜利,先生取消原赴新疆考察石窟的计划,从四川乘飞机飞抵北平,与羁留此地的四兄文修、四嫂及众弟子把臂欢晤;
十二月,先生在北平琉璃厂偶然得见五代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价虽昂贵,终将其买下;
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先生与老友于非铑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联合画展,共出展品八十余幅,并附张善子虎画三幅;
1946年 (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48岁,一月,先生在北平以巨价又购得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真迹《江堤晚景图》、清宫旧藏宋代《溪山无尽图》、北宋张即之大字书法《杜律二首》、宋人《群马图》、元钱舜举《明妃上马图》、元姚廷美《有余闲图》、元周砥《铜官秋色图》、明沈石田《临铜官秋色图》、明妙云东《杂画》六段等极珍贵的古代名人字画;
五月,敦煌艺研所所长常书鸿因公赴渝,专程来成都拜访先生,先生欣喜交集,写大幅《荷花图》相赠;
八月,先生偕夫人及四兄文修、子保罗、女心瑞、学生何海霞、肖建初、王永年、胡梦痕、川剧演员周企何夫妇、裱工师傅等一行二十余人再赴峨嵋山游览;
十月四日,《张大千展览》在上海开幕,绝大多数作品是临摹敦煌壁画,绚丽多姿的敦煌艺术和先生色彩斑斓的画图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震惊了上海画坛;
在上海期间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老友吴湖帆、谢稚柳、江寒汀、陈巨来等几乎日日来先生下榻处,与先生聊天。十二月,先生经知己介绍,以重金又购得南唐董源《潇湘图》;
是年,先生以《四季花卉》、《墨笔山水》等图参加了赛那奇博物馆举办的画展,接着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现代美术博物馆举办的世界美术展览;
1947年 (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49岁,二月中旬,先生为在上海即将彩印出版的《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第一集》作序,约三月正式出版,共计临摹敦煌壁画精粹十三幅;
约四月,由先生倡议,在上海举行了《大风堂门人画展》,赢得观众和艺坛人士的极好评价;
1948年 (民国三十七年 戊子)50岁,春,先生在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举行盛大画展,共展出作品百余幅,大部分皆系工笔重彩,辉煌奇目,鉴赏家和同行们无不叹为观止;
八月,甘肃省参议会控告先生“破坏敦煌古迹”,并呈送中央政府教育部;
八月下旬,随着中央研究院主办的《敦煌艺术展览》在南京的展出,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九月八、九日,《西北日报》记者许植本发表长篇文章《沙漠中寂寞的工作者—访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并以“张大千何如人也”为题,对甘肃省参议会诬控张大千一事表示不满;
同月,先生在上海与李秋君合庆百岁大寿,上海朋友各赠厚礼,金石家陈巨来所贺图章“百岁千秋”,先生甚喜;
十二月,先生偕夫人徐雯波赴香港,并在香港举行《张大千画展》,极得港九艺苑人士称道;
二月,先生出于对主席的景仰,绘《荷花图》由何香凝带往北平转呈毛主席;
大会最后结论表明:张大千是清白的,无辜的,根本没有破坏敦煌壁画,对先生的指控,纯粹是诬告!
三月八日,何香凝偕女儿廖梦醒来香港寓所拜访先生,并赠先生精心巨制《梅菊图》一幅;
在此前后,印度美术学会邀请先生赴印度展出临摹之敦煌壁画及先生近作,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这项邀请;
七月,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并成立全国文联,徐悲鸿任常务委员;
约十月,先生在台北市中山南路北端天主教会新成楼房二楼举行在台的第一次个展;
十一月下旬,先生搭乘台湾空军一架空返回蓉的飞机离台,回到成都,即找有关部门联系机票事宜;
约十二月六日,先生偕夫人徐雯波及一小女儿在其学生的陪同下,乘张群副官的汽车前往新津机场,飞抵台湾,旅居台北客栈;
同月,先生觉台湾不宜居住以及其他原因,又率家离开台湾,迁往香港暂居。从此,先生开始了漂泊不定的游子生活;
1950年 庚寅52岁,二月,先生偕夫人徐雯波从香港赴印度,筹备展出事宜;
四月,先生不辞艰辛,日夕埋首工作,在阿旃陀石窟考察、研究、临摹壁画等共费时一个多月;
四月末或五月初,先生结束了在阿旃陀石窟的工作,随即偕夫人赴印度菩提伽叶等六大佛教圣地旅游;
十一月,夫人徐雯波将临产,大吉岭医药不便,先生遂送夫人离印度回香港。同月,先生在香港举行《张大千近作展》,展出印度及大吉岭风光作品多幅,甚为观众注目;
1951年 辛卯53岁,约三月,先生率妻雯波、子心印离香港,重回印度大吉岭暂居;
同月,先生赴台湾旅游,将己藏《韩熙载夜宴图》、董源《潇湘图》、黄山谷书《张大同手卷》三件至宝随身携带至台北,使台北书画鉴藏界一时为之震撼;
九月,先生由老友台静农陪同,至台中北沟台湾“故宫博物院”参观院藏书画,由该院主任庄慕陵负责接待;
是月,先生小住台北市北郊阳明山国际饭店,游览阳明山诸处胜景,并作《松下抱琴》、《红叶玉鸦》、《古装仕女》等诸图;
适时,老友舒适存在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任辅导委员,每日课余,必往饭店与先生闲聊;
为不愿国家之珍贵古代名迹落在国外,先生托可靠朋友将大风堂镇山之宝、自己最心爱的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五代董源《潇湘图》、宋代刘道士《万壑松风图》及一批珍贵的文物书画以低价卖给国家,由国家文物局收购;
八月,先生携夫人、子侄举家赴南美洲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此开始了侨居海外的漫长生涯;
由于先生此次来阿,准备充分,加之先生艺名,故是时阿根廷总统贝隆及夫人特召见先生,欢迎先生在阿居住;
1953年 癸巳55岁,一月,夫人曾正容与子心智为秉承先生意愿,将其未带走的临摹敦煌壁画交由四川省博物馆代为保存;
四月初,先生由旅美友人王季迁夫妇、张孟休、项馨吾诸人陪同,赴波士顿参观该城美术博物馆;
五月,先生应于右任邀,回台北举行《张大千画展》,情况热烈,作品销售一空;
是月,先生由张目寒、弟子唐鸿陪同,再赴台中北沟“故宫博物院”观画,与老友庄慕陵欢晤;
六月,先生结识日本女士山田,并聘其为秘书,以后先生不在日本期间,一应有关购物、裱画等事都由山田办理;
约七月,先生回阿根廷,秋,赴美国,由汪亚尘、张孟休、王季迁夫妇陪同,游览举世闻名胜景尼亚加拉瀑布;
十月,先生在巴西圣保罗见一地极似故乡成都平原,在朋友劝说下买下该地,并举家迁来巴西,从此居此地达十七年之久;
1954年 甲午56岁,春,先生在巴西建一个纯粹中国式的园林,并将此园称为“摩诘山园”,将邻县之译音改为“蜀山乐”,以此怀念祖国和故乡;
1955年 乙未57岁,一月,先生离香港赴日本,在东京等地联系展画及出版《大风堂名迹》等事宜;
春,先生继续整修“摩诘山园”,将该园柿树扩充,并根据柿树对人有八种益处之说,将该园又命名为“八德园 ”;
九月,先生离巴西飞台湾,与老友张目寒、窦景桩等人会晤,旋赴日本,筹备在日展画;
冬,《大风堂名迹》(又称《大风堂藏画》)四巨册在日本东京精印出版,轰动艺坛;
该书成为各国美术馆、博物馆的必藏之作。十二月,由日本国立博物馆、东京博物馆、读卖新闻等单位联合主持赞助,《张大千书画展》在东京隆重展出。是年,夫人曾正蓉在成都又将家中剩留的先生临摹敦煌壁画约一百余幅,以及一九四四年印刷用的四十块壁画白描锌板原件,和先生以前的书画印章八十枚,统统交给四川省博物馆保存;
1956年 丙申58岁,一月,先生离日本返巴西,应日本朝日新闻社之请,筹备临摹之敦煌壁画赴日展览;
四月七日至十八日,由朝日新闻社主办《张大千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览》在东京隆重举行;
是时,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萨尔馆长参观此展后,在东京面见先生,邀请先生赴巴黎展画,并表示除了敦煌的画展外,还要为先生举行个人近作展;
在巴黎期间,先生还多次与著名中国旅法抽象画家赵无极、女画家张玉良等人会晤;
同月,先生在巴黎作《双竹图》回赠毕加索,还赠送一套中国汉代石刻画拓片和几支精制的中国画笔,甚得毕加索之欣赏;
此次会面被西方报纸誉为“艺术界的高峰会议”,“中西艺术史上值得纪念的年代”;
同月,先生偕夫人去风景佳丽的瑞士苏黎世、日内瓦等地观光游览。年底,先生偕夫人徐雯波返回巴西“八德园”;
六月,先生因亲自动手用力过度而导致眼底毛细血管破裂,医嘱必须静心休养,并严禁作画;
秋(约九月),先生先后赴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治疗眼疾,但均无效,要求其静心休养,其它尚别无善法,先生为此愁闷不已;
1958年 戊戌60岁,约三月,先生在日本治疗眼疾无多大进展,遂离东京回巴西“八德园”休养;
五月,先生欣闻老友于右任八十华诞,遂不顾眼疾,挥笔作巨幅《青柏图》寄于遥祝寿诞;
七月,先生为老友张群将出版的己藏石涛真迹通景屏风影印本作序,在文中回忆自己与张群结识之经过以及影印此事之缘起;
八月,中国画家潘玉良所作雕塑《张大千头像》被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购藏,并永久陈列。是年,先生以一九五六年在巴黎展出之《秋海棠》一画被纽约“国际艺术协会”公选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并荣获该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先生是取得该称号的第一位中国人;
1959年 己亥61岁,五月,于右任、张群等人邀请先生赴台北举行画展,先生欣然应允;
是时,逢台湾“中央”、“故宫”两博物院将珍藏精品名画在日精印完毕,即将出版,先送先生审鉴;
约是时,法国国家博物馆成立永久性《中国画展览》,先生以十二幅作品参加了该展的开幕典礼,随后先生又赴瑞士、西德、西班牙等地观光游览,旋乘飞机经纽约返回巴西;
是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同荣宝斋书画店,开始用木版水印法复制先生卖给国内的《韩熙载夜宴图》;
1960年 庚子62岁,春(约四月),台湾东西横贯公路开通,太鲁阁峡一带成为台湾东部山地著名风景区;
1961年 辛丑63岁,春,先生三十幅近作在瑞士日内瓦艺术历史博物馆展出;
1962年 壬寅64岁,一月五日,先生离巴西飞赴法国巴黎,仍下榻郭有守家;
八月,先生应台湾“历史博物馆”之邀,由巴西飞赴台北,在该馆举行了大规模的《张大千画展》,展出了《蜀江图卷》等共约百幅作品,内中多幅皆以泼墨、泼彩写成;
是年,高岭梅编之《张大千画谱》在香港出版,该书收载先生历年所作代表作品数十幅,内有山水、人物、花卉等,并首次录辑了先生关于画理、画法的文字资料;
1963年 癸卯65岁,三月上旬,先生应新加坡友人之邀,飞赴新加坡展画;
四月,先生离新加坡赴香港。与从成都来港探亲的女儿张心庆、外孙女小咪欢晤,共叙天伦;
五月,先生另一女儿张心瑞携莲莲来港探亲,先生喜极,旋携心瑞母女等离港返巴西;
六月,先生应心瑞之请,精心绘制了《梅竹图》、《山水图》等,寄赠重庆市委统战部长杨松青、宣传部长何正清、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少言等人,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月,先生应美国友人邀,赴纽约在赫希尔艾德勒画廊举办了一次规模宏大的画展;
同月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先生应热爱中国艺术的德籍女士李必喜之力邀,决定赴西德科隆举行画展,在“八德园”积极筹备展品;
五月四日,先生前往西德科隆,主持在李必喜画廊隆重举行的《张大千近作展》;
该展展出了先生近作巨幅《华山山水》,高2米、宽6米的四幅《青城山全景图》,以及新作三十五幅;
1965年 乙未67岁,春,先生在“八德园”养病期间,仍孜孜不倦于艺术的探索;
同月,先生应邀在英国伦敦格拉斯文画廊举行《张大千画展》,这是先生在英国的首次展览,亦获得完全成功;
冬,先生蛰居巴西“八德园”内,思乡念亲,托情于山水,寄意于书画,聊以;
是时,经过十余年的辛勤努力,前后共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巨款,先生已将“八德园”精心布置成了名闻美洲的东方名园;
四月初,先生在巴西精心绘制《蜀中四天下》图,通景四幅(高六尺,宽一丈二尺),寄赠台湾张群,作为对张78岁寿辰的贺礼;
六月,李顺华编印《大千居士己丑后所用印》一书出版,该书汇集了先生于一九四九年后所用印鉴共一百余方;
八月,先生应邀赴美国密歇根安娜泊参加《石涛作品展示会》,与台湾来出席国际东方学会第二十七届会议的学者莹辉等会晤;
九月,先生在“八德园”作山水画《幽谷图》,该画高207厘米,宽117厘米,系综合运用大泼墨及大泼彩技法绘成,具有强烈的抽象美感和深蕴的传统内涵,是先生晚期的代表佳作之一;
十月,由张群主持,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盛大的《张大千近作展》,创台湾画展参观人数新纪录;
是年,香港东方学会出版发行《张大千画集》,内刊先生《画说》的辑录,系先生绘画理论的扼要总结;
是年,侯北人发表《谈张大千的画》一文,对先生绘画艺术作了极高而又如实的评价;
1968年 戊申70岁,一月二十九日,先生偕夫人徐雯波从巴西飞抵台北,当日,先生夫妇在张目寒家欢度新春;
二月二十七日,先生由夫人及张群(时任台湾“秘书长”)陪同,赴阳明山华岗中国文化学院(现称“中国文化大学”)大成馆礼堂,接受中华学术院赠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四月,由“张大千口述,谢家孝笔录”之《张大千的世界》由台湾出版发行,全书共约18万字,由张群题签,张其均、林语堂作序,该书系当时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系统介绍先生生平事迹的著作;
四月底至五月初,先生费时十余天,在“八德园”精心绘制《长江万里图》长卷,作为对老友张群80生日的贺礼(此图高53厘米,长1,996厘米);
十月,先生寄函张群,请求代表自己将大风堂藏自己所临摹之敦煌壁画捐赠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十一月二十日,张群代表先生将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共六十二幅全部捐给了台湾“故宫博物院”,由该院院长蒋慰堂答接。十一月,蒋介石先生颁赠“葆粹报国”匾额一方给先生。十一月底,先生再赴美国治疗眼疾;
是年,先生还曾先后在美国纽约弗兰克·卡诺美术馆、芝加哥莫瑞美术馆、波士顿阿尔波特·兰敦美术馆举办了近作展,均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
约五月,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举行《张大千先生捐赠故宫临摹敦煌壁画特展》,并出版图录;
八月,黄君璧应南非开普敦博物馆邀请前往访问及展画,路过巴西时前往“八德园”拜访先生;
先生思之再三,旋偕夫人徐雯波率子保罗、女心声、孙女绵绵等离巴西乔迁美国卡米尔,并把房舍命名为“可以居”;
是年,先生又以其精心杰作数十幅在美国洛杉矶考威克美术馆、纽约文化中心、纽约圣约翰大学、纽约佛兰克·卡诺美术馆、波士顿阿尔伯特·兰敦美术馆等单位先后展出;
1970年 庚戌72岁,二月,先生之目疾更为严重,左眼因白内障视物模糊,右眼在手术后视力大衰,作细笔画已甚感困难;
同月,台湾京剧团来旧金山演出,先生闻知甚喜,日日往观,与台湾著名京剧演员李金棠、吴兆南等人晤;
六月,先生应台湾“故宫博物院”邀,偕夫人来台参加该院举办的《国际中国古画研讨会》,先生在会上的发言,颇受各国专家首肯和青年学者之敬重;
同月,会议结束之后,先生由张目寒等诸友陪同,由台北飞花莲第四次游横贯公路;
是月,先生因思近来求画者愈多,而身体愈衰,且所费愈剧,遂在“八德园”内自订《张大千鬻画值例》一纸;
冬(约十二月),先生偕夫人由巴西返抵美国“可以居”,随即在卡米尔城雷克美术馆举办了《张大千画展》;
是年,先生还曾在西德科伦市再次举行个人画展,其代表作为《青城山全景图》四大幅,再次受到德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1971年 辛亥73岁,一月,先生应美国旧金山砥昂博物馆邀请,准备在该馆举行“四十年回顾展”,开始积极筹备展品事宜;
六月,先生经朋友相助和多方努力,终于在著名风景区“十七哩海岸”滨石乡内买到一处较大房屋;
八月,被先生称作“平生第一知己”的老友李秋君在上海病逝(一八九九—一九七一),享年73岁;
是年,先生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盛大近作展,画展事宜全权委托李秋君之弟李祖莱夫妇处理;
1972年 壬子74岁,一月,先生为布置“环荜庵”,四处寻觅中国花树,闻知旅美老友们花园内奇卉甚多,遂作书写诗请朋友们相助;
一月三十日,先生月夜观梅,夜深月蚀,不禁动念作《寒梅图》,寄赠老友张学良将军;
五月下旬,先生将“回顾展”展品选定完毕,并托友将目录编成,定于今冬展列,并应友请撰写了《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自序》;
十一月十五日,先生在美国旧金山砥昂博物馆举行《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预展;
十一月十六日,《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在砥昂博物馆亚洲文化艺术中心公开正式展出,为期一月;
此展既反映了先生在绘画各门类上所达到的杰出成就,也表现了先生四十年来画作的历程及其画风的变革;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为配合在旧金山砥昂博物馆举行的先生《四十年回顾展》,先生在卡米尔拉奇美术馆举行了《张大千、张葆罗父子近作联展》;
夏,先生应台湾“历史博物馆”邀请,飞赴台北主持在此举行的《四十年回顾展》;
1974年 甲寅76岁,一月一日至七日,先生托李祖莱夫妇在香港大会堂经办了《张大千书画展》,共出展品近百幅,全部被高价抢购一空;
三月,先生因患心血管疾病,在“环荜庵”治疗调养。夏,先生病情渐愈,作泼墨山水;
秋,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日华民族文化协会”共同主持,在东京中央美术馆举办了盛大的《张大千画展》,并出版了印刷精美的《张大千画集》;
是年,先生忆及国内故旧,思念不已,作根雕木假山、八面观音寄赠国内老友、名篆刻家陈巨来;
家人、至友们都极为担心,台湾诸老友纷纷劝说先生回台定居,以便治疗和照顾,先生颇为心动;
九月,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隆重的《中西名家画展》,参展的中国画为张大千、溥心畲、黄君璧三人的作品,西画为毕加索、马蒂斯等人之作品。先生提供了自四十年代以来所创作的各时期精品共八十余幅参展;
约是月,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与南朝鲜“韩中艺术联合会”共同主持,在汉城现代美术馆举办了《中华民国当代画展》;
1976年 丙辰78岁,一月,先生在“环荜庵”内接待郭小庄来访,听郭奏琴;
同月,先生在“环荜庵”梅林散步,思乡心切,感触良深,作《看梅杂诗》四首;
一月十八日,台湾老友江兆申来美开会,至环荜庵拜访先生,互相交换古书画鉴定的研究心得;
一月三十一日(农历正月初一),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隆重举办《张大千先生“归国”画展》;
约是月,先生应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馆”之聘请,担任该院管理委员会委员。五月,台湾电影界耆宿吴树勋征得先生同意,用自己的400万元退休金,自编自导,先生主演,拍摄了《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记录影片;
是年,先生偕夫人赴台湾南投县著名风景区溪头旅游,与在此视察的蒋经国先生会晤,并合影留念;
是年,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主编之《张大千作品选集》第二册及《张大千九歌图卷》出版;
1977年 丁巳79岁,一月,先生偕友继续在台北近郊觅地建屋,注意力渐集中在外双溪附近;
约二月下旬,先生将在台建屋事托附给友人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偕夫人离台返美国,处理一些事务;
三月,先生在“环荜庵”内完成了《清湘老人书画编年》一书,交人带往香港出版;
约四月,先生将老友陈巨来为之所刻印章亲自整理,编辑成《安持精舍印谱》一书,并在日本印刷出版;
六月,先生应台湾省主席谢东闵之请,由“台湾历史博物馆”代为精心操办,在台中市举行隆重的《张大千近作展》;
1978年 戊午80岁,一月,先生为立历史博物馆举行的《明末四僧画展》作序;
三月,先生前往高雄,主持由台湾“历史博物馆”、高雄市党部、市政府、市议会等举办的《张大千画展》开幕式;
同月,先生为台北联经出版社重版的《大风堂名迹集》四大册作《大风堂名迹再版序言》;
四月十七日,先生不慎跌了一跤,导致腿部骨折,被送至台北市中心诊所住院治疗;
十一月初,先生应南朝鲜东亚日报社之邀,率夫人徐雯波、子心一、女心声、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江兆申、副研究员袁德星等十余人飞赴汉城,在该市“世宗文化会馆”举行了《张大千画伯邀请展》;
是年,亚太地区博物馆会议在台北召开,先生应邀出席该会,并在大会上作《论敦煌壁画艺术》之讲演;
1979年 己未81岁,一月,台湾“历史博物馆”在香港中国文化协会举办《中国现代画坛三杰作品展览》,展出了张大千、溥心畲、黄君璧三人的作品,其中,先生有四十幅杰作参展,轰动港澳;
三月十一日,先生作《贵州观音崖》图赠老友何应钦,作为对何90华诞的寿礼;
四月初,先生感身体不适,心脏病经常发作,决定先立遗嘱,四月十二日,先生请张群等为见证人,在台北立下遗嘱,决定身后将己藏全部古人书画文物等捐公;
四月下旬,先生因病住进荣民总医院,在医院度过81岁生日。五月,病愈出院;
是年,台湾摄影师王之一专程赴巴西拍摄“八德园”风景,后出版四大册《张大千巴西荒废之“八德园”摄影集》;
1980年 庚申82岁,一月,自中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大陆发生了很大变化;
先生在此月前后,接到了在大陆的子女、亲属、学生、老友们的纷纷来信,欢喜无极;
是月,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决定,从现在起开始对先生生平作品作全面的系统的介绍,“凡大千先生的书法和绘画,均予整理编印”,并立即出版《张大千书画集》第一集;
二月十日,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在“国家画廊”隆重举行《张大千书画展》开幕式;
三月,新加坡国立博物馆举行《中国现代画坛三杰作品展览》,先生有二十五幅画参展,为五十至七十年代所作。春,旅日老友李海天、黄天才等来“精舍”拜访先生。四月,先生在“摩耶精舍”作《听泉图》,又忆写《黄山云门峰》、《黄山剪刀峰》等图。五月,先生又作《泼墨荷花》等图;
十月,《美术》月刊发表叶浅予《关于张大千》一文,谈到了他与先生的长期友谊和先生的艺术成就;
该刊同期还发表了肖建初、张心瑞的文章—《张大千先生的画业》,全面叙述了先生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十二月底,台湾“历史博物馆”所编之《张大千书画集》第二集出版发行。是年,严家淦曾来“摩耶精舍”拜访先生,并共同在“精舍”合影留念;
是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大千画集》第一、二、三辑。是年,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在北京举行,展出作品四百一十七件;
1981年 辛酉83岁,一月九日,先生在“摩耶精舍”宴请画家鲍少游及老友黄君璧;
约是月,先生在“摩耶精舍”宴请在台的川、康、渝籍画家席德进、邓雪峰等人,在这次会上,大家确定成立台北“川康渝美术研究会”;
三月,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集先生代表作三十幅,运法国巴黎参加在东方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国画新趋势展览》。是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所出《旅游天府》(双月刊)第二期发表石湍《张大千并未破坏敦煌》一文,对先生在敦煌工作上遭受的诬蔑进行洗刷辩诬;
七月七日,先生在“摩耶精舍”为《庐山图》开笔。同月,先生应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之邀,在该馆二楼“国家画廊”为《宝岛长春图》长卷作开笔式,文艺界及新闻界多人前来观礼;
是月,四川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袭击,先生闻之,焦虑万分,后由先生发起,川康渝美术研究会主办,在台北举办《援助四川水灾义展》,将全部所得托有关方面转交四川;
十二月,重庆国画院成立,重庆市政府领导及先生在渝老友、亲属和弟子等国画界人士近百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人们纷纷表达了思念先生之情。是年,台湾出版《张大千画选》第一辑,台湾时报文化公司增订再版《张大千的世界》。是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大千画集》第四、五辑;
1982年 壬戌84岁,一月十六日,由先生等人士发起,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隆重举行了《张善子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览》;
约是月,香港集古斋在香港大会堂底楼展览厅举行《张大千画展》,展出先生一九二八年至一九八一年间的作品共五十七幅,后由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印行《张大千画集》;
二月,张伯驹先生在北京病院作赋《病居医院怀大千兄》,二十六日,张伯驹先生以85岁高龄病逝于北京医院,二十八日,《人民日报》发布此消息,并转载了《病居医院怀大千兄》一诗,先生闻后大悲;
四月二十二日,先生在“摩耶精舍”接待摩洛哥王国元首雷尼尔亲王与王妃来访;
四月二十三日,正在台湾作访问演出的名钢琴家傅聪(翻译家傅雷之子、画家王济远的义子)赴“摩耶精舍”拜访先生;
四月二十四日,先生84岁华诞,蒋经国先生在台北亲将“中正勋章”一枚授给先生;
同月,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编印的《张大千书画集》第三集出版。六月,四川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宁夏电视台三家决定组成联合摄制组,共同摄制电视记录片《国画大师张大千》;
八月一日,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决定拨款重建先生故居,筹备成立张大千纪念馆。十一月下旬,先生在家人帮助和照料下继续绘制《庐山图》;
月底,先生因劳累过度,加之思乡愁苦,导致疾病复发,又住进荣民总医院治疗。十二月六日,先生病愈出院;
一月二十日,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在“国家画廊”举行了隆重的《张大千书画展》,同时举行了《庐山图特展》;
约是月,著名旅法抽象画家赵无极来“摩耶精舍”拜会先生,二人把臂欢晤,畅谈艺事;
是月,先生已将《庐山图》从“历史博物馆”取回,不顾身体疲劳,每日仍工作一小时左右,继续修改 、润色该图;
三月八日下午,先生因心脏血管硬化症、心衰竭及胸闷等病,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第43号病房治疗;
三月十八日,先生老友、中国美术家协会代主席吴作人在北京打电报慰问先生病情;
在此前后,先生在大陆及世界各地的亲友、学生等也纷纷来电来函,对先生病情表示慰问,并遥祝先生早日康复;
四月二日,上午6时40分,先生病况再度恶化。经医师抢救无效,先生在荣民总医院完全昏迷21天后,于是日上午8时15分逝世,终年85岁;
四月四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从北京打电报给台北先生家属,对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
四月五日,先生之最后力作《庐山图》开始在台南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表示,为纪念先生,该院将于近期内付梓出版《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画册》,并同时举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特展》;
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何浩天也表示,将尽快出版《张大千书画集》第五集,并在近期内将举办《张大千生活照片展》。同日下午,“张大千先生治丧委员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全体大会,由严家淦担任召集人,张群任主任委员,秦孝仪任总干事;
四月十三日,中国美协四川分会、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市四川省展览馆联合举办的《张大千画展》隆重开幕;
四月十四日,遵照先生生前遗愿,先生遗体于上午11时在台北市辛亥路火葬场火化;
张大千是全能型书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vx: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画意境清丽雅逸。“他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正统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了唐、宋、元画家的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正统派得到中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